漢服就是漢代的衣服嗎?不是!漢服是指漢民族傳統服飾,包括了所有朝代的漢族服飾。
電視劇和影樓里的古風服飾都是漢服嗎?
不是!漢服有嚴格的制式要求。一些歷史劇里穿的確實是漢服,但仙俠劇、武俠劇、影樓和景區路邊拍照的都不是漢服!
如果以上2個都中槍了,那你需要來聽聽
我校語文組老師的精彩漢服知識講座了!
身著漢服,古韻淡妝,
穿越千年的時光,
用詩情畫意的演繹方式,
帶你了解漢服的美
4月18日下午,華中師大海南附中的階梯教室,舉辦了一堂跨越千年時空的漢服知識講座,在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。活動由高一語文組老師們精心組織,由高三語文組的李老師主講,學校社團聯盟漢服詩社的同學們積極參與,一百余名同學認真聆聽。
為致敬傳統文化,老師和同學們身著漢服,挽起發髻,用身心去感受和領悟,對漢服文化的更深層解讀。儒雅的李老師身著一襲黑色的華美漢服,將漢服的歷史演變、基本結構、基本形制、文化內涵等內容娓娓道來。
華美的漢服里藏著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,也承載著中國人的生活美學,將古典、含蓄、輕盈、飄逸展現地淋漓盡致。
漢服可不是漢朝服飾!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,又稱漢衣冠、漢裝、華服,定型于周朝,傳承于秦朝,因此漢服可不是單單指一個朝代的衣服。
秦漢的服飾采用深衣制,特點是禪冠、朱衣、方新、田領、朱履,服飾總稱為蟬衣,多崇尚黑色,用色較深,更能彰顯古樸之美。
浪漫風流的魏晉南北朝,服飾也極盡浪漫。飄逸的長裙是貴族女士的標配,在袖口、衣襟、下擺綴有不同的緣飾,下身穿的條紋彩色長裙,十分有跳躍感。腰間再系一塊帛帶,很能展現女子曼妙的身材。
隋唐時期大家都知道女子以微胖為美,當時流行的女子服裝樣式是小袖高腰長裙,裙子系到胸部以上。
宋元時期的長裙可以不及地,可以露出你的腳。宋代女子上身穿窄袖短衣,下身穿長裙,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衫。
明朝時女子的服裝紐扣是扮靚利器,紐扣以金屬或玉制成,既有復雜的雕刻,也有圓形簡約的風格,還會在豎起的立領上,搭配一兩顆工藝繁復的紐扣。服裝樣式十分豐富,以淡雅樸素為時尚。
漢服所有款式中,最有文化內涵的莫過于“深衣”:深衣是最能體現華夏文化精神的服飾。
深衣象征天人合一,恢宏大度,公平正直,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。袖口寬大,象征天道圓融;領口直角相交,象征地道方正;背后一條直縫貫通上下,象征人道正直;腰系大帶,象征權衡;分上衣、下裳兩部分,象征兩儀;上衣用布四幅,象征一年四季;下裳用布十二幅,象征一年十二月。
身穿深衣,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,懷抱地道之方正,身合人間之正道,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,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。
(在座學生身著漢服,認真聆聽講座)
從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,到明末清初的剃發易服,華夏衣冠即漢服保持了基本的款式和風格,雖然各朝代的常服皆有自身特點,但總體上是一脈相承的,尤其是禮服,基本沒有發生變化。
漢服的文化內涵是什么?
《尚書正義》注:“冕服華章曰華,大國曰夏。”《左傳正義•定公十年》疏:“中國有禮儀之大,故稱夏;有章服之美,謂之華。”中國自古就被稱為“衣冠上國、禮儀之邦”,而“衣冠”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。
穿自己民族的服飾,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。穿漢服,和說漢語、用漢字一樣。在五十六個民族中,中國人口最多、歷史最悠久、文明最燦爛的漢族穿著同樣歷史悠久的漢服,和少數民族一起共同保護國內各民族珍貴的文化。
漢服經過漫長的歲月演變而來,
一部漢服史,等于半部中華文明史。
華美的漢服里藏著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,
也承載著中國人的生活美學。
漢服,羅衣何飄飄,輕裾隨風還,
將古典、含蓄、輕盈、飄逸展現地淋漓盡致。
尊重傳統、尊重祖宗、尊重文化,是中國人的優秀品質。
經過李老師一番詳盡的講解,
通過生動形象的授課形式,
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漢服的深刻內涵。
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。
(講座結束后,同學們身著漢服合影)
電話:校辦公室:0898-65230317 傳真:0898-65390915 招生辦:0898-65238962 /0898-66722239
地址:??谑袊d大道興丹路3號(郵編:570203)